心执不死者
乃一切衰损之门
(相关资料图)
念死者,乃一切圆满之门
@点击音频聆听
有情是很健忘的,就今生来说,过上好日子的时候,就把苦难的日子忘了;冬天时,很难想象夏天那么热;夏天时,很难想象冬天那么冷;痛苦时,很难想象快乐时怎么会那么快乐;快乐时,又很难想象痛苦时怎么会那么痛苦。
因为我们有很多心,当某种心出现时,就会陷入相应的感觉中。今生尚且如此,何况过去生在三恶道所受的痛苦,现在改头换面,就更想不起来了。但真正落到那个处境时,就悔之晚矣。
在无尽生死中,我们多数时候都在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三恶道中。偶然因为某种善业生到人道或天道,也往往属于八无暇的状况,不一定就能修学佛法。现在世界有几十亿人口,真正能听闻佛法的极少,修行的更少,就是因为没有修学因缘。
即使得到一次暇满人身,可以修行佛法了,又不能如理如法地认真修习。看看现在的世界,有情百分之九十九都在三恶道,可能还不止;得到人身的,只有百分之一二能听闻佛法;闻法后又能真正修行的,可能百分之零点几都不到。基本就是这样的比例。
为什么不能如理修法?就是因为没有想到死亡,想到无常,结果贪著现世的快乐幸福,对生活的关注胜于生死。
正所谓“心执不死者,乃一切衰损之门。念死者,乃一切圆满之门也。”执著于不死之心,是产生一切烦恼生死的根源。念死无常,则是圆满一切修行利益的途径。两者非此即彼,我们想要道业有成,解脱自在,就必须提起念死之心,否则是没有出路的。
所以不要小看念死无常。我们现在说到修法,总是向往高深的法门,一定要修无上大法,看不上这些基础法门。这是错误的。如果不念死无常,就无法从凡夫心走出来。
即使修再高的法,只要建立在凡夫心上,都是不相应的。也不要认为,没有其他深法可修的人才修无常;或者认为,无常只是刚开始学佛时修一修,不必作为长期修习的法门。这都是错误的。
事实上,对修行初、中、后三个阶段必须念死的修行原理,应该生起坚定不移的胜解,并依此不断修习。初期修习无常,可令我们摆脱凡夫心;中期修习无常,可令我们精进不懈;后期修习无常,可令我们圆满佛道。
所以说,念死是贯穿整个修道过程的。不论修习什么法门,如果能以念死、念无常之心为前提,就会生起紧迫感而不敢有丝毫懈怠。这样的话,修行很快就会相应。
摘自:济群法师佛法讲座版权所有:济群法师如需转载,请务必留言
●●●往期回顾
银行哪家最保险?
随喜,随了多少真心?
图片来自网络
标签: